提供邀请
很多富交互模式(eg:「拖放」、「行内编辑」、「上下文工具」)都有一个共同问题,就是缺少易发现性。所以「提供邀请」是成功完成人机交互的关键所在。
邀请就是引导用户进入下一个交互层次的提醒和暗示,通常包括意符(eg:实时的提示信息)和可供性,以表明在下一个界面可以做什么。当可供性中可感知的部分(Perceived Affordance)表现为意符时,人机交互的过程往往更加自然、顺畅。
意符(Signifiers):一种额外的提示,告诉用户可以采取什么行为,以及应该怎么操作;必须是可感知(eg:视觉、听觉、触觉等)。——摘自《设计心理学 1 》
可供性(Affordance):也被翻译成「示能」,由 James J. Gibson 提出,定义为物品的特性与决定物品用途的主体能力之间的关系;其中部分可感知(此部分定义为 Perceived Affordance),部分不可感知。——摘自《设计心理学 1 》
静态邀请#
指通过可视化技术在页面上提供引导交互的邀请。
文本邀请示例
白板式邀请示例
未完成邀请示例
引导操作邀请:一般以静态说明形式出现在页面上,不过它们在视觉上也可以表现出多种不同样式。常见类型:「文本邀请」、「白板式邀请」、「未完成邀请」。
漫游探索邀请示例
在用户首次登录时出现少量「探索点」,当用户点击「我知道了」,能快速切换到下一个探索点。
漫游探索邀请:是向用户介绍新功能的好方法,尤其是对于那些设计优良的界面。但是它不是「创口贴」,仅通过它不能解决界面交互的真正问题。
注:保持漫游过程简单,让用户容易退出和重新启动;保持内容简明扼要,与功能密切相关。
动态邀请#
指以响应用户在特定位置执行特定操作的方式,提供特定的邀请。
悬停邀请示例 1
鼠标「悬停」整个卡片时,可被点击部分变为蓝色的「文字链」。
悬停邀请示例 2
鼠标「悬停」时,出现「选择此模板」的按钮。
悬停邀请:在鼠标悬停期间提供邀请。
推论邀请示例
用户点击「赞」后,同时系统分析(既然用户喜欢这篇文章,那么可能对这一类文章都有兴趣)并提供开启「精打细算」的邀请。
推论邀请:用于交互期间,合理推断用户可能产生的需求。
更多内容邀请示例
在 Modal 中会出现前后切换的箭头。
更多内容邀请:用于邀请用户查看更多内容。